第六百二十九章 建奴撤兵-《东厂督公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为什么又突然不打了?

    代善等保守派,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点:明军为了围歼他们,増兵了!因为兵马还没有到,所以现在在等。

   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三万人明明出关了,却又撤回来的原因。

    秦书淮一定得到了明廷的承诺,给他増兵,所以他不想提前决战,又把那三万人撤了回来。

    这个理论非常具有想象力,但又看上去极为合理。

    鞑子军中,一些老成持重的将领都倾向于相信这个观点。原因?因为大明太大了,他们有无边无际的国土,和数不清的兵源!如今魔教按兵不动,流寇基本已灭,明军自然可以増兵。

    这次,皇太极也意识到不对了。

    他发现,秦书淮根本没想在冬天之前跟自己决战。

    他在等援兵,但是怕自己又撤了,所以故意派那三万人去马兰峪绕一绕,试图做出全面进攻的假象,让自己等他来攻。

    他在利用自己急于复仇的心理,想把我军拖在中原。

    而一旦入冬,军中无粮,又无退路,而明军得到增援后将更有优势,到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。

    皇太极之前不退兵的最重要原因,是认为秦书淮会趁胜追击来攻三屯营。这样的话,八旗军完全有能力依托三屯营坚城,击败明军。

    然而现在他发现,秦书淮根本没有此意。

    所以他继续呆在三屯营的理由也没了——如果不能击败秦书淮还选择在关内过冬,那根本就是自寻死路。

    尽管不甘心,尽管就这样回去,他的汗位又要遭受冲击,但他不能拿大金的国运冒险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范文程,也给了他同样的建议。

    如果不能在九月决战,那就撤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