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初展心志-《汉末纵横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然而,这家伙就没有记过一次的。
    好在,我还有一个儿子。
    “煜儿留下来。”
    吕延告退,吕煜本来也是跟着他大兄出府的,不想自己却是被叫住了。
    重新跪坐回去,吕煜端正跪姿。
    说起来,这跪姿一时间吕煜还觉得有些别扭。
    “父亲可还有其他事情吩咐。”
    “你说曹贤侄还给了你举荐信?”
    吕煜轻轻点头,也是从袖口中拿出那封举荐信。
    吕伯奢起身接过举荐信,将油灯搬到近前,细细端详起来。
    片刻后,吕伯奢将举荐信放下。
    “曹贤侄为何会给你写举荐信,还是与当朝司徒的,我见这信中赞誉...”
    “父亲,典军校尉刺杀董卓不成,便带着陛下讨董诏书离洛,为的是举天下义兵讨董,以救陛下,成皋关(虎牢关)乃要塞,若我得以为成皋县君,便可在县中举义兵以响应。”
    在这个乱世,手中有兵才是王道。
    反正日后都是要和自己这个便宜父亲说这件事的,早说与晚说,都是要说,不如借曹操的东风,顺带将这件事说出来。
    “天下显乱,是故你才不去洛阳为郎,如今又要做县君,你自己是如何看的?”
    吕煜一脸的义正言辞。
    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讨董诛贼,匡扶我皇汉,孩儿读了这般多圣贤之书,若不响应,诚人焉?”
    吕伯奢听到这句话,心中颇为自豪。
    不亏是我吕伯奢生子!
    但自豪完了之后,他又有些心忧。
    “只是举兵响应,此事事关重大,稍有不慎,性命便危在旦夕...”
    “为国家社稷而死,死得其所,况董卓势虽大,但却违逆大势,必不久活。这几日,孩儿已经想明白了。”
    吕伯奢心中感慨万千。
    “你这几日闭门苦读,原是在想这些事情。”
    只是对于自己的儿子能否做成这种大事,吕伯奢心中还是有些担忧。
    “曹贤侄将你举荐于司徒当下,只是我大汉有三互法,恐难成成皋县君...”
    所谓之三互法,就是官吏实行籍贯回避。
    其概要为:‘如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,乙州人士在丙州为官,则丙州人士对甲、乙、丙三州均需回避。’
    由于‘三互法’所规定的交错回避,致使禁忌过于严密,往往造成选用艰难的局面。
    例如在东汉后期,幽、冀二州的长官曾‘久缺不补’。‘三府选举,逾月不定’。
    全国十三个州中就有十一个州的人士不得担任幽、冀二州的长官。
    同时,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是谯国人,跑去东郡起兵,袁绍汝南人,却跑去河北,全是因为三互法的原因。
    “典军校尉在举荐信中,言我祖籍陈留,在司隶为令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    陈留属豫州,成皋属河南尹,也就是司隶,算是两州之地了。
    “这举荐信,先放在为父此处,三日后,若你心意未改,我便差人送至洛阳司徒府宅。”
    望子成龙固然是父母天性,然而吕煜要做的事情,一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,吕伯奢不得不小心。
    他甚至不赞成吕煜掺和这个讨董之事。
    然而...
    他平时就教吕煜做忠君报国之人,如今莫非自己要阻止儿子的忠君报国之举?
    “我这几个儿子之中,就数煜儿最能成大事,若他真要做此事,我便是砸锅卖铁,也要助他成势。”
    三日时间,是吕伯奢给吕煜的思考时间。
    “诺,那孩儿便告退了。”
    吕伯奢没有反对他前去讨董,倒是让吕煜心中更加高看吕伯奢了。
    自己的父亲,在年轻的时候,恐怕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...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