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市场上的陈氏小龙虾专卖店就撤了。 那家店铺,被陈猛改造成了老爹的联络点,安装了一部电话,摆上一张办公桌,就算搞定。 凡是合同登记在册的虾贩子,每天只需要报备一下,需要的数量就行,而且,陈猛给他们的期限,是一个星期一结账,这已经相当宽容了。 “看看人家陈老板做事,硬是大气,难怪年纪轻轻能发财。”王老板从陈氏出来,发出一声感慨。 若是陈氏小龙虾专卖店继续开着,他们也拿陈猛没招。 甚至,昨天,他们提都没提这事,今天,陈猛就主动撤走了摊位,表明不跟他们争利。 送走了虾贩子,陈猛跟老爹开始盘账,“爸,一共多少个虾贩子?要了多少斤货?” “一共30个虾贩子,一共要了五千斤货,儿子,一天五千斤,咱们的养殖塘跟不上供应啊。”陈大柱高兴之余,还有些担忧。 “不怕,我算了一下,养殖塘差不多有二十万斤产量,密度很大,勉强可以供应四十天左右,但是虾苗十天前已经开始繁殖了,虾子的成长周期大概在两个半月,中间相差不到一个月时间,可以从隔壁县先收购,供应青山县市场,过几天我要出一趟远门,等我回来,还要再搞两个养殖塘,到时候就不怕跟不上供应了。”陈猛说道。 小龙虾市场,现在才成形,达到饱和状态,还早着。 目前青山县相对大一点的市场,才六七家。 随着经济发展,各种市场,超市都会雨后春笋一样的出现。 到那时候,虾子的销量,将会是爆发式的增长。 目前的一斤虾子的利润,可以达到一块。 陈猛估算了一下,如果市场达到饱和状态,光是虾子的供应,一天就能赚取五万左右的利润,这还是一县之地,如果整个江州市,市场全部拿下,那是个什么概念。 “你比我懂,你说没事就没事。”陈大柱点点头,现在他不卖虾子了,每天就是坐着接个电话,开个票,然后派人去拉虾子,没事看看报纸,听听录音机,日子简直不要太潇洒。 “爸,你的任务都跟你交代清楚了,也就上午半天就行,忙完了没事去市场上转悠转悠,听听顾客对咱们虾子的反应,出现问题,及时告诉我。”陈猛说道。 就让老爹接个电话,开个票,陈猛想来,应该不难。 实在是无人可用,要不然也不会把老爹拉到。 这边交代清楚之后,陈猛又开车往村里赶。 到了养殖塘。 老李叔和铁柱叔在忙活着照顾虾苗池。 “叔,别忙活了,我有点事跟你们说。”陈梦招呼了一声。 “啥事?”两人放下手里的活,走了过来。 “是这样的,从明天起,我会派车凭条子来拉虾,你们要严格把关,见条子发货,大约五千斤左右……”陈猛便把情况说明了一下。 第(2/3)页